close

近年來,「正名」是相當熱門的話題,教會公報上對於正名的議論也屢見不鮮。有志之士都盼望台灣需要正名——真正的名字,讓這個名字代表我們在國際上發聲,盼望有朝一日,能讓世界各國承認我們,進而加入聯合國,在國際間站立得穩;因為台灣無庸置疑,本來就是一個主權真正獨立的國家。

台灣需要真正的名字!所以需要正名。而「正名」另有其意。「正名」語出孔子,是孔子的政治思想付諸實行的起點論語顏淵篇:「齊景公問政於孔子,孔子對曰: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。」其意思為:「作為國家的領導者,要盡國家領導者的責任,有領導者的智慧,有領導者的風度;參政者,要有為人民謀福利的義務,凡事不為私,努力為大眾人民服務;為人父親者,要有父親的風度、盡父親的責任,盡教導、養育的職責;為人子女也要盡子女的本分。」此即孔子所謂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」的概念,乃孔子正名的真義,正名之論,希望作到「名實相符」。

沒有錯!台灣需要「正名」,除了需要一個真正的名字之外,還要「盡到真正成為國家的責任」,亦即:政府要為人民著想、捍衛百姓,使國民安居樂業。故此,執政黨要像執政黨,盡執政黨的責任;在野黨要盡在野黨的責任。新選出來的立法委員亦然,盡力做到人民賦予立法委員的責任及義務,「讓台灣像個台灣」,相信這是諸多人民的心聲,唯有正名,才能讓國民真正認同自己的國家。

基督徒也需要正名——當一名「真正」的基督徒:要勤讀聖經、時常禱告、參與團契、認真禮拜、守什一奉獻、用心靈、誠實敬拜上帝、彼此相愛、為眾人服事、傳福音、作見證、為主發光……等等,做到名實相符。「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,為神奧祕事的管家。所求於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【林前四1-2】」基督徒的本分就是當一名忠心的管家,好讓將來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,讓我們的行為無可指責,在耶穌基督面前站立得住【帖前二19】。若我們說屬基督,卻不用我們的身、心、靈跟隨耶穌基督,憑什麼說我們是基督徒呢?

最後,在談論「正名」之時,我們也可以來想一想:長老教會在政治「關懷」上一直飽受批評為過度「參與」政治。筆者認為:參與政治與關心政治截然不同。無庸置疑,一方面要當心教會是否已經涉及參與政治,過度投入?另一方面,關心政治是每一個愛國的國民都應有的具體關懷,基督徒關心政治,何嘗不是我們的使命之一呢?除了關心政治外,基督徒也應當關心並從事社會關懷,如同舊約先知一樣,為上帝的公義、慈愛發聲,如同先知以賽亞說:「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;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,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,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,報告被擄的得釋放,被囚的出監牢。【賽六一1】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冠強牧師543 的頭像
    冠強牧師543

    冠強牧師的字裡行間

    冠強牧師5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